2011年7月25日 星期一

柴可夫斯基 Part1


最近我一直在研究 柴可夫斯基 以下是我這幾天的成果唷~

彼得‧伊里奇‧柴可夫斯基(184057~1893年11月6俄羅斯浪漫樂派作曲家,其作品也有一定的民族樂派特徵。其風格直接和間接地影響了很多後來者。

柴可夫斯基出生於沃特金斯克的一個貴族家庭,從小在母親的教導下學習鋼琴,但由於父親的反對,進入法學院學習,畢業以後在法院工作。22歲時,柴可夫斯基辭職,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,跟隨安東魯賓斯坦學習音樂創作,成績優異。畢業後,在尼可萊魯賓斯坦(安東‧魯賓斯坦的弟弟)的邀請下,擔任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。
柴可夫斯基性格內向而且脆弱,感情豐富,他被認為有『性戀』傾向,並且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一直試圖壓制,因此有意見認為這是婚姻破裂的原因,但也有不少學者根據他留下的信件資料,以及友人的描述,並不贊同他是同性戀者的說法。柴可夫斯基在與崇拜自己的女學生的婚姻破裂後,企圖自殺,他的朋友把他送到外國療養。這期間開始和一個熱愛音樂的俄國鐵路大亨富孀梅克夫人Nadezhda von Meck)通信。後來梅克夫人成為他的資助人,柴可夫斯基後期的許多作品都是獻給這位夫人的。但奇妙的是兩個人從來沒有見過面。當他們十四年的書信往來因為這位夫人宣布公司破產而終止時,柴可夫斯基受到了很大的打擊,在獨自度過憂鬱的三年後於莫斯科去世。他的死疑點重重,官方說法是他喝了帶有霍亂病毒的水而染病身亡。但是據後來學者的考證,很有可能是自己服用砒霜而自殺。但是,這都只限於猜測,真的原因直到現在還是一個謎。
在音樂創作上,柴可夫斯基很崇拜莫札特,尤其他對旋律性的重視;他甚至模仿莫札特的風格創作了一部管弦樂組曲Suite No. 4 in G major, "Mozartiana", Op. 61)。對於華格納音樂中的一些特性他卻很反感,認為華格納過於重視管弦樂隊而忽略了聲樂,柴可夫斯基主張用現實主義手法來表現歌劇,主導動機只用以描寫心理感情等內在方面。

== 音樂生涯 ==
柴可夫斯基聖彼得堡音樂學院畢業之後,安東‧魯賓斯坦的弟弟,莫斯科音樂學院和聲學教授尼古萊‧魯賓斯坦聘請他做音樂史的教師。當時柴可夫斯基的父親已經退休,經濟上頗為拮据,因此欣然接受教職,接下來的十年都全心投入教學和創作。教書的待遇不特別好,僅能餬口而已,但柴可夫斯基從事這份工作能夠有很充裕的時間創作,所以在從事教職的第一年就完成了《第一號交響曲-冬之夢》,但聽眾反應不佳。沒多久,他就因為壓力太大又過度工作,在1877年時精神崩潰離開學校。休了一年假後,他嘗試回到學校繼續教書,但是沒多久就放棄,決定退休。在瑞士休養一陣子之後,便搬到基輔與妹妹同住。

1868年開始,柴可夫斯基與俄國國民樂派的成員逐漸走得很近。1869年在巴拉基列夫建議之後,便寫了有名的管弦樂序曲《羅蜜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》。但於此後,柴可夫斯基的作曲風格越來越偏向西歐風,而逐漸與強調民族素材及風格的國民樂派漸行漸遠。

有一次,柴可夫斯基在莫斯科臨陣上場替代指揮他自己的歌劇《女妖》Enchantress18857月),之後便開始常態性的從事指揮工作。克服與生俱來的舞台恐懼症之後,他逐漸開始習慣在舞台上指揮自己的創作,並常在歐洲各地巡迴演出,結識不少當時的音樂家。

1891年,柴可夫斯基受邀至美國指揮自己的作品,當年的五月五日,他在卡内基大慶的開幕儀式中指揮紐約音樂協會交響樂團演出。美國一行中,他也演出自己著名的《第一號鋼琴協奏曲》以及弦樂小樂曲。這首堪稱柴可夫斯基最有名的降b小調鋼琴協奏曲,1874年完成之初受到前同事尼可萊的惡評,也因此一直束之高閣遲遲未演,未料在美國首演卻一炮而紅,從此成為柴可夫斯基的招牌。

1893年,在首演《第六號交響曲-悲愴》九天後,柴可夫斯基死於聖彼得堡的家中。有些音樂學家認為,柴可夫斯基對於死亡早有覺悟,而《第六號交響曲》正是他寫給自己的安魂曲。第一主題之後緊接著快速的弦樂變化旋律以及強而有力的和聲,隨後出現的長號旋律和前後的旋律都沒有關連,此種突兀插入的樂段,一般認為是俄羅斯東正教死者彌撒典型的曲式。

參考資料來自維基百科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